热搜 : 艺述中国 中国文化艺术 中国艺术 中国文化
主页 > 艺术 > 人物 > 正文

沈从文:用宠辱不惊的心去考古

艺述中国 www.ichnart.com  时间: 2017-04-17 08:40  来源: 沈阳晚报  作者: ichnart.com

您已经浏览完所有图片

沈从文:用宠辱不惊的心去考古

  1949年以前,沈从文是作家,写了四十几本小说和散文;1949年后,他转行做了文物研究专家,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交道近四十年,其间的专注和投入并不比早年从事文学创作时少,对文物的鉴赏和积淀的艺术观同样是大师级的。

  本书即收录了作者“另一半”创作:鉴赏文物的心得和对艺术的感悟。包括四十几篇笔记、随笔、讲稿和学术文章,涉及器皿、织锦、服饰、书画等类,还谈了个别地方的民俗文化。从中不仅可以饱览丰富多彩的文物考古艺术,也可藉此寻觅沈从文离开文学圈后的生命轨迹。

  在文物与艺术文集《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中,可以看见作者研究领域的广度与深度。除主流的文物外,也对民间的花灯、窗花、龙凤图腾之物悉数投以关注的目光,旁征博引,多有创见。那是一种可贵的对文物细节着迷和出神的状态。如在中国服饰领域中,他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中国历朝各代常将前朝最高贵品级的服饰,规定为本朝最低贱人的服饰。他还质疑之前早有定论的东晋顾恺之所画《洛神赋图》,从画中人物曹植身边侍从的着装风格,他推断此画最早不出隋代人之手。

  沈从文在文物研究中提倡实践的重要性,他常指导助手按照古法复原文物,注重“常识辅助”与“专家知识”知行合一。

  他常常感叹:有许多事情要做,一个一个题目做,十辈子也做不完,我们都来干。从天才小说家到文物工作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中,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离不开沈从文执拗的“痴劲”与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

【声明】①艺述中国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②凡艺述中国的原创文章,转载时请 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艺述中国“,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或将追究责任;③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艺述中国网的价值判断。④如涉侵权稿件,请立即与艺述中国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资讯

  • 沈从文:用宠辱不惊的心去考古
  • 范曾:艺术家要保持纯净初心 为市场奔走不必要
  • 邵大箴:今后是收藏家们买单 你要画得好
  • 王进玉:书画的真传统是什么
  • 何水法:家长不要强求将孩子培养成艺术大师
  • 中国美协副主席吴长江:加强美术的精准扶贫
  • 吕建中委员:建立艺术品生态链
  • 单霁翔:发挥好民办博物馆优势
  • 库奈里斯眼里的中国
  • 辛德勇:考古无法为海昏侯翻案
  • 追忆华裔艺术家黄齐耀:将中国画风带进好莱坞
  • 黄永玉:我一辈子最不懂的就是市场
  • 用杂技语言讲童话故事 《熊猫寻梦之旅》升华传
  • “儿童化”表达 年画成为文化传承载体
  • 多姿多彩的湘潭民间艺术
  • 电影《风静静吹》主创名单出炉 辽宁民间艺术团
  • 西藏将开设“非遗学堂” 专家免费进行授课讲解
  • 坚守“匠心”!南京民间工艺技能竞赛在老门东
  • 和蝴蝶一样大的风筝见过吗?民间工艺大师在夫
  • 河北广阳:“手艺人”缑建辉的漆器人生
  • 唐卡技艺薪火传承的最好时代
  • 千年闽南古民居营造技艺遇传承难题
  • 陆河擂茶制作技艺和河田高景亮相“佛山秋色”
  • 图文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艺述中国
    获取中国文化艺术精彩内容
    • 军旅·行旅 孙立新油画展
    • 江苏名家晋京展:冯健亲油画回顾展
    • 和而不同:傅文俊数绘摄影展
    • “心之骛:王新妹的自然观”摄影作品展
    • 花开敦煌——常沙娜艺术研究与应用展
    • 1
    • 2
    • 3
    • 4
    • 5





    投诉/建议:
    通过E-mail将您的想法和建议发给我们
    稿件投诉:ichnart@163.com
    版权建议:tvscn@vip.163.com
    联系我们:
    艺述中国热线:13924039921
    官方客服QQ:351825039
    微信公众号:ichnart
    Copyright©2016 ichnart.com,All Rights Reserved 艺述中国 |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23804号-2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