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民间艺术包括各种传统的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等。湘潭境内民间音乐活动包括歌曲演唱和器乐演奏两种。民间歌曲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纺棉歌、叫卖歌等。器乐演奏主要包括民族管弦乐和铜管乐,尤以湘潭县青山桥镇的唢呐吹奏艺术闻名全国。青山桥唢呐吹奏音色清脆、柔和、刚柔相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境内的民间舞蹈有花灯、地花鼓、彩莲船、金钱棒、罗汉舞、踩高脚等。这些民间艺术都具有悠久的传统,历经淘洗与变革,是当地历史文化图景及民众生活中最绚丽的风景。 唢呐演奏曲牌 清代,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吹打乐,在湘潭民俗生活中应用普遍。清乾隆丙子(1756)《湘潭县志》载:“凡遇颁到诏书,地方官员遵照《会典》县龙亭彩与舆仗鼓乐,出郊迎接至公庭开读。”吹打乐演奏已为地方官吏效忠朝庭营造隆重排场所用。清光绪年间,湘潭各地民间鼓乐班社兴起,民间艺人借用古典声腔和戏曲及本地民歌小调等曲牌作为创编依据,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吹打乐曲牌。大体分为“长形类子”和“明色类子”两个曲牌体系,“长形类子”如《哭懵懵》《小开门》《对角飞》《万年欢》《打伞歌》《画眉序》《大五对》《工字大套》《凡字大套》《桂枝香》《满天飞》《脱袈裟》《一盘花》《天上同》《天下同》《上山虎》《下山虎》《双拜月》《导火同红》《杂堂音》《望乡调》等。这些曲牌均为多段体,结构严谨,旋律线条清晰、流畅。“明色类子”曲牌有《乔鼓》《锣边鼓》《双点鼓》《三点鼓》《四点鼓》《五点鼓》《九点鼓》《跛脚鼓》《留名鼓》《落槌鼓》《起槌鼓》《东调点鼓》《竹音子》《唱音子》《凤凰音》《黄鹅音》《雁鹅上滩》《恩果声》《白鹭退脚》《足盲子》《隔山音》《画眉序》《幽冥钟》《小生音》等。这些曲牌结构完整,有引子、中板、慢板、快板及尾声,旋律流畅、优美动听。 在民间灯会的开台锣鼓中,唢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吹奏乐之一。根据吹打乐器节奏快慢分为忙忙碌碌开台与慢开台,快开台的曲牌有《起程调》《捡菌子》《送表妹》《叹四景》《采莲船》《大放羊》《书房嫖淑》《十打》《十杯酒》《四平调》《打铁歌》《闹台子》《闹新春》《照镜子》《回门》《望郎调》《闹金街》等,这些曲牌均为多段体,每段中间都安排锣鼓。旋律节奏明快,气氛热烈,具有热闹灯会的效果。慢开台用小唢呐(小青)一支,二呐子一支,低胡二把,竹笛两支,打击乐有小鼓、汉锣、汉小锣、云锣、喜锣各一面,汉钞两副。鼓和锣用吊勾挂上,风格独特,曲牌有《神调》《反五更》《叹四季》《闹五更》《瓜子红》《洗菜心》《十转》《十送》《石牙子接姐姐》《金哥送表妹》《月里行》《海十杯》《杨柳青》《思良》《蛇脱皮》《打牙牌》等等。这些曲牌亦为多段,每段中间加锣鼓。旋律为慢板抒情,优美动听,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使人们听了有一种轻松愉快,兴奋喜悦之感。1957年,由该地区民间艺人左元和等人吹奏的“长形类子”唢呐曲牌《哭懵懵》参加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调演,获得大奖,并在怀仁堂向周恩来总理、董必武、宋庆龄副主席等作了汇报演出,受到他们的赞许。1996年,湘潭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唢呐艺术)。” 青山唢呐演奏艺术应用场合十分广泛,适用于婚嫁迎娶、丧葬礼仪、祝寿挂匾、玩龙舞狮、迎宾送客、店铺开张、酬神还愿、法会道场、节日庆祝、中秋赏月、龙舟赛会等许多民俗活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深受人们喜爱。 石坝五鼓 湘乡石坝鼓创制于我国鼓乐大繁荣的清末时期。主要用于演出花鼓戏、表演闹龙狮、举行宗教祭祀等活动。石坝鼓主要材质是牛皮、木材、金铆钉等。牛皮浸泡液体材料及配方和蒙皮、定音技巧最为关键。其制作采用传统制鼓工具和工艺进行,再配以鼓面图案设计和印制。产品主要销往本省各市及周边省市。 石坝鼓分为大鼓、堂鼓、高音鼓、手鼓、班鼓等五种不同类型,犹以堂鼓闻名省内外。 石坝鼓主要传承人丁德仁,自1962年随父学艺,从事祖传手工制鼓之业。其制鼓工艺五代相传,已有100年的历史。30余年来,其制鼓2000余面。曾制造直径1.8米的大鼓,声响如雷、惊天动地、震撼人心。 韶乐 韶乐,史称舜乐,起源于4000多年前,为上古舜帝之乐。舜作《韶》主要是用以歌颂帝尧的至德,表示忠心继承。舜帝南巡时,带着典乐官夔,一路南巡,一路演奏音乐,德化南国。传说舜帝南巡到湘潭韶山一带,突然被手执武器的苗民包围,危急之下,虞舜命人奏起韶乐,苗民便自动放下武器跳起舞来,一场战争于是被化解。韶乐曾是我国古代宫廷音乐中等级最高、运用时间最长的雅乐,但在我国一度失传。湖南省韶乐研究专家,在以韶山冲为代表的山歌中,找到了隐含韶乐原形的许多素材,同时发现现存的浏阳古乐,就是清代韶乐。20世纪末,湖南、湖北两省艺术家们结合浏阳古乐、宋代琴谱,对韶乐进行整理研究,创作出了再现《韶乐》真实面貌的乐舞表演。 |
艺术家推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