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读者专栏丨美食话新疆之果品记忆 隔久不见,每逢小姨探家,都是加速亲戚之间寻空团聚的契机,炊烟袅袅、锅边灶沿的烟火气与叽叽喳喳的交谈、争辩声交织在一起,分外热闹。 若赶在十月瓜果收获时,各类水果哪一个都会让小姨一家赞不绝口,瓜果之乡的美誉绝非徒有虚名:哈密瓜,维吾尔语发音叫库洪,甜美多汁,肉紧脆爽;西瓜,维吾尔语叫塔吾兹,皮薄肉多,沙瓤爽口;无核白,古称兔睛蒲桃,晶莹剔透、翠绿媚人;红玫瑰,酸甜适中;库尔勒香梨,肉嫩无渣;石榴硕大、粒粒饱满。还有还有...... 我想起大学时有年暑假傍晚在厦门街头溜达,看人推着平板小车卖一种个头超大的椭圆形青皮瓜,我以为是冬瓜,小贩是用闽南话叫卖,我也听不懂,询问才知,这是南方的西瓜!买来尝了,水分倒是充足,论甜度,却与新疆西瓜不能比,无论是下野地的西沙密,还是吐鲁番的墨纹火焰山,以及哈密的花纹冰激凌,都相差太远! 新疆瓜果的甜蜜当然得益于地理气候:日照时间长,年日均差不多十小时,除去非生长期,这个光照时间是相当惊人的;再就是昼夜温差大,日均在一二十度,利于瓜果生长和糖分积累储存。这些条件是内地完全比不了的,所以新疆瓜果格外甜。 有首歌谣,我没有入疆前就听过,并因此神往: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叶城的石榴人人夸,库尔勒的香梨甲天下,阿克苏的苹果顶呱呱,阿图什的无花果名声大,下野地的西瓜甜又沙,喀什的樱桃赛珍珠,伽师的甜瓜甜掉牙,和田的薄皮核桃不用敲,库车的白杏味最佳。待在新疆就更有感慨:新品种的引入、优质项目的推广以及扩大化种植,使得全疆各个地方都拥有形象品牌和繁多的普及产品,原来的段子已经不能概括种种特产了。 若在冬天,凉风微雪,赶在小姨假期结束前,母亲会逛几天街,比价、筛选,驮回来大小各式干果:哈密瓜干,果肉劲道,醇美甘甜;葡萄干种类多,无核白个小,马奶子壮实,玫瑰香甜中带酸,王中王粒大味柔;赞皇枣,就是哈密大枣,饱满皮薄,口感清甜;甜杏干,金黄透亮,一杏二吃;椒盐巴达木,香中带咸,层次明显,还有无花果干。错过鲜果时节并不要紧,多亏这样丰富的干果,同样代表新疆印象,随着小姨辗转到兰州亲朋家中。 瓜乡、美食、热情、好客,是对新疆地域和新疆人的肯定,善于利用天然优势,后又不断摸索、学习、尝试、培育和引进的优质品种,已经在这里生根开花、发扬光大,光是枣,名气大的就有哈密大枣、若羌灰枣、和田枣;哈密瓜、伽师瓜、草湖八六甜瓜……超过一百种;葡萄更是五光十色,因种植地域不同,口感和营养价值有异,各类干果包装精美,带着浓重民族、地域特色的果盒果盘,出众的品质和优质的内容,逐渐出现在中国各大城市中玲琅满目的橱窗内和茶余饭后的餐桌旁。 母亲祖籍江苏,算起来是疆二代,年少时的外公带着跳出农村、再不种地的心念招工入疆,成为最早一批铁路工人,十七八岁的年纪抡过洋镐、砸过石头、扛过枕木、巡过沿线……兰新线东起兰州,西至阿拉山口,全线将近五千里,外公参与修建的路段有三分之一。夏天瓜果丰盈,铁皮货运集装箱里堆放着干净纸箱装着的瓜果,经由一个个小站走出新疆、运往内地,长途颠簸中有些箱子散了架,会有漏出滚落到铁轨边上,巡道的外公拾起来拿回家,洗净外皮,削去磕碰,按孩子们人头,切成几份,一人一牙,几个孩子净手排坐,像是节庆,充满欣喜若狂和庄重虔诚的仪式感,有的拿到就迫不及待狼吞虎咽吸溜;有的小心翼翼细嚼慢咽仔细品味;有的焦急搓手抓耳挠腮翘首以盼……流到手上的糖汁断然是舍不得洗掉的,舔舔指头,砸吧砸吧嘴巴,外婆会训着孩子们没出息,又心疼不已。 孩子终究是孩子,美食面前只有本能,哪里想起来那么多体面和讲究。偶尔会有一点水果余留却也舍不得全部吃完,外婆在院子里挖一个地窖存储过冬的蔬菜,偶得的苹果、梨子细心包裹好了放进篮子里存着,留着给孩子们解馋,要是舍不得中放坏了一个就会懊恼好多天。没有那么多现代化的储存设备,很多蔬果只能应季,再馋也要再等一年才能吃到。 外婆想着办法尽可能延长储存时间,可是晾晒的种类不能随意尝试,邻里间交流经验规避风险,错误的示范就意味着浪费,最终发现葡萄可以做成干果,于是将葡萄摊开晾到发蔫,院子里拉起两根铁丝,将半干的葡萄挂上去继续风干,原本是留着打牙祭的高级零嘴,孩子们眼巴巴望着,你扶着我,我背着你,总要想办法够着捏两个先尝尝,没等晾好,铁丝上的葡萄干已所剩无几。 在那个家家户户兄弟姐妹六七个、物资匮乏、生活水平仅有温饱的年代,能有这么稀罕的果品吃,是母亲那代人的幸福记忆,时至今日谈起过往,姨姨舅舅勾起无数童年趣事,对比今日的玲琅满目感慨万千。 时间最大的残忍是过去的再也回不来,历史不会因为谁的不舍不前进,那些充斥在脑海里的果味、甜味交织的记忆挥之不去,也正是因为时光的不可逆成就人们勇往直前,终有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 作者简介:江炜,新疆公安,一级警司,爱文字,爱美食,爱新疆。 |
艺术家推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