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凌空SOHO具有未来感的流线外形。 由安藤忠雄设计的嘉定保利大剧院(夜景图),清水混凝土是其标志。 武康路210号是一座典型的西班牙式花园住宅。 1933年落成的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大光明大戏院;1934年,几乎是上世纪30年代美国摩天楼翻版的高达83.8米的国际饭店;1937年,拥有圆弧形大片玻璃落地窗、强烈的水平线处理和流线型的室外大楼梯的吴同文住宅……近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让大家再次把目光聚集到这位传奇建筑师身上,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评价说,邬达克把现代建筑风格带到上海,奠定了这座城市的摩登基调。 而近几年,越来越多全球顶尖建筑师的作品在上海汇集———贝聿铭、丹下健三、王澍、安藤忠雄、包赞巴克、诺曼·福斯特、扎哈·哈迪德、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妹岛和世、让·努维尔……这一串手握建筑界“奥斯卡”———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翘楚们,挥动手中的画笔,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天际线。 郑时龄评价,在一众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的作品里,不乏体现较高艺术水平、有助提升城市审美者,诸如上海世博会期间王澍设计的宁波滕头案例馆,刚确定中标的由让·努维尔主刀设计的浦东美术馆项目,还有妹岛和世在徐汇滨江的作品西岸华鑫金融中心…… 同时他也指出,近年来在商业利益驱使下掩盖设计师本身风格的作品也有所增加。 “上世纪初期的建筑师如邬达克等多半都成长、生活在上海,与近现代‘打飞的’来上海工作的建筑师们不同”,城市在发展中陆续迎来国际一流的建筑师令人可喜,但在开放包容中,需时刻不忘关注建筑美学追求。 安藤忠雄:“多产”的自然爱好者 1995年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自2006年在同济大学旁建起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后,就开始了他的上海设计之旅。这位理科出身、从未接受过系统教育、自成一派的大师,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在他的作品里,线条、元素非常简单,有着非常显著的原生态意味:清水混凝土、光线等都是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源泉。 在所有国际一线设计师中,安藤在上海的作品之多,无人能出其右。他陆续设计了位于陆家嘴的上海震旦博物馆、位于嘉定的上海保利大剧院,和位于赵巷的元祖梦世界等。 其中,位于嘉定新城远香湖畔的保利大剧院,是安藤设计的文化建筑中清水混凝土体量最大的项目。近3.65万平方米的清水墙体工程,浇筑量近万立方米,其中外立面清水墙体厚度仅18厘米,单面墙尺寸达到33.2米×100米,属于目前国内最高最长的薄壁清水墙体。 作为上海首个“水景剧院”,安藤别出心裁地在主建筑部分采用“圆筒”这一罕见形式。 一个一个看似简单的圆筒勾连交错,构成入口大厅、观众休息厅、交通动线、半室外剧院、屋顶舞台等。透过这个万花筒,各种颜色的断面相互重叠反射,幻化出华丽而变化多端的光影效果。剧院周边环绕2万平方米人工湖,与远香湖形成叠水效应,水上舞台则与室外景观形成过渡自然的连接———人行天桥和大剧院的正方形轮廓构成45度锐角,在湖面展开一个宽阔的公共空间,并将湖光掠影借入室外剧场。 在设计师的巧思下,整个剧院被打造成一个自然、建筑、艺术、人类,彼此和谐相容、自在对话的艺术交流空间。 扎哈:经营空间景观的高手 和实用主义的安藤不同,另一位浪漫主义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在上海留下作品凌空SOHO,完全展现出了她魔幻主义的风格。 “反对直角”、追求建筑空间的融合和流动……这位阿拉伯裔女性建筑师有属于她自己的美学,她是经营空间景观的高手。她的建筑提醒人注意原野如何越过山丘、河流如何蜿蜒、山峰如何指引方向。从她的作品就可窥见,她从不追求和谐。 凌空SOHO是扎哈在上海唯一的建筑设计作品。12栋建筑被16条空中连桥连接成一个空间网络,多个楼层彼此互通,融为一体。这些结构叠放在下沉式广场上空,最高处落差约40米,俯瞰或仰望,如置身大自然中的峡谷,震撼非凡。其设计灵感源于“临空项目”所处的上海大虹桥交通枢纽这一特殊区位。 未来式列车造型设计,仿佛4列穿梭时空的列车,又与项目所处的交通枢纽位置相匹配。震撼的流线型外观,动感十足的曲线造型,流动而丰富的空间变化。 此外,凌空SOHO其内部空间也采用流线型设计,具有未来感。远望这栋建筑,让人不禁回忆起扎哈曾经不无自豪地说:“时间会证明我的耐心,我的作品打破了人们对建筑固有的成见。”今年3月扎哈不幸离世,相比她为世界留下的那些超现实美学作品,有更多的梦只能被永远留在图纸上。但不变的是,扎哈创造的“城市地标”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城市中人们的审美趣味。 |
艺术家推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