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博物馆文化融入城市心灵
资料图 深圳组织承办此次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顺应了时代变迁之下文化传承及传播的新潮流,有助于提升世界博物馆机构的综合水平,进而也有助于促进博物馆与更多受众“亲密对话”。 自11月10日起,为期三天的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在深圳举行。国家相关部委,广东省、深圳市相关领导,外国政府官员、国际组织官员,国际国内博物馆馆长及文博领域专家等200余人将云集深圳,共同探讨“发挥博物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与跨文化交流的作用”。 这是一场世界级文化盛会,也是深圳举办世界博物馆业多项盛事的开始。在博物馆业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以深圳为支点,此次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怀揣人文使命应运而生。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博界巨擘们共襄盛举,有望围绕博物馆的形态创新、文物保护、从业标准、公共资产价值等多项议题做出针对性讨论和解答。这也预示着博物馆在文化交流和传承领域新的征程。 在城市的喧嚣中,博物馆犹如一股清流,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将历史照进现实,用艺术沁人心脾,早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心灵净化渠道和文化吸纳方式。提高博物馆在世界人文交流中的桥梁地位,符合其公共文化推广的本质责任。 早在去年,中国最大的民营博物馆、世界博物馆战略合作联盟副主席单位——深圳至正艺术博物馆就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显示出深圳方面努力推动世界博物馆业交流发展的诚意和决心。中国拥有悠久灿烂的文明,深圳作为改革之城,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促进本地文化事业发展,也力图在世界博物馆界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 近几十年以来,博物馆的社会功用被人们广泛认知,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愈发意识到建设博物馆的重要性。作为文化传播的绝佳载体,博物院在世界范围内的兴盛为国际间合作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彰显出不同文明在传承、展示和交流方面所达成的共识。 随着博物馆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分量逐渐上升,由全球化引发的文博机构的国际化已然是大势所趋。从运营角度来看,博物馆不断增长的社会、教育和经济功能在多方面产生了新的作用和影响。现阶段,博物馆需要通过更大程度的开放、更创新的资源流通和更灵活成熟的合作模式,以适应庞杂多变的生存境况。 此外,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在人力、财政和制度资源的规模形态上千差万别,而博物馆的推广程度也各不相同。据北京市社科院出版的《2012北京文化蓝皮书》数据显示,有将近9成的人每年进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的次数不足5次。依此可判断,整体上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性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著名博物馆的门庭若市和小型博物馆的门可罗雀时常形成鲜明对比,“曲高和寡”、“文物仓库”俨然成为一部分博物馆不可忽视的尴尬常态。 横向对比一下,在一些国家,参观大小各异的博物馆几乎已成民众周末出游的必备项目。这种差异的存在,让国际间交流借鉴显得十分必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是由何种文明构建而成的博物馆,多多少少都面临着发展问题。因此,要让博物馆在历史和专业中站起来,国际合作无疑是一道不可避免的命题。 深圳组织承办此次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顺应了时代变迁之下文化传承及传播的新潮流。国际间文博高层经验的沟通探讨,有助于提升世界博物馆机构的综合水平,进而也有助于促进博物馆与更多受众“亲密对话”,乃至让博物馆所内含的世界文明深层次融入整个人类社会心灵。
原标题:让博物馆文化融入城市心灵
|
艺术家推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