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 艺述中国 中国文化艺术 中国艺术 中国文化
主页 > 资讯 > 滚动 > 正文

家书抵万金:曾国藩傅雷之后我们还读谁

艺述中国 www.ichnart.com  时间: 2016-10-17 18:43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沈杰群

您已经浏览完所有图片

原标题:家书抵万金:曾国藩傅雷之后我们还读谁

  刚迈入研究生阶段的那年秋天,我的导师是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路鹏程。他给我们布置的第一项读书任务,不是新闻传播的专业书籍,而是《曾国藩家书》。时至今日,那段精读家书的光阴尚留心底:倚靠在图书馆的古朴木书架边,一页页品读曾国藩与家人的鸿雁传书:关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持家教子﹑治军从政……众多书信,构成这位传奇人物的一帧精神侧影,令后世得以有幸窥见。

  而我最感兴趣的层面,当属作为一名父亲的曾国藩。

  透过书信,可见曾国藩对儿子曾纪泽、曾纪鸿的期许之高、用心之深。曾国藩谈论读书思考的方法,“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要求儿子有志、有识、有恒,强调性情修养与做学问的紧密联系;曾国藩还重视儿子健康体质的培养,以及健全性格的培育,身体、精神素质良好,方能承载对经典学问的完善吸收。

  后来导师解释,之所以推荐我们“首读”《曾国藩家书》,一方面因其内容注重人的全面培养和发展,而这恰是今天大学教育所匮乏的。另一方面,与公共教育不同,家书具备一个鲜明特点:它是家族内部父兄子弟之间的讲求授受,而儒家传统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所以家书这种教育方式更充满了浓厚的感情。

  除了曾国藩的书信家学闻名遐迩,《傅雷家书》《沈从文家书》,无一不是学界极力推崇的经典家书。由这些“名父”亲自执笔的深情家书,既是子女、家族最珍贵的生命宝藏,也指引今人继续探索人生意义、提升道德修养。

  若以现代社会的眼光审视,经过历史反复洗淘,家书这种私人化写作方式,已具有超越个体、跨越时空的非凡意义。

  首先,家书是家族教育传承的集中表现。路鹏程认为,中国古代家族讲求深厚的家学,他们期望通过严格而得法的教育,使家族子弟英才辈出,家族兴盛,数代不衰。而一个家族几代累积下的教育精华集中体现在家书之中,例如《曾国藩家书》正是集曾氏三代家族教育之大成。

  青年历史学者唐小兵指出,家书是面对亲人的一种私人写作,因此行文往往是坦诚而毫无保留的。“尤其像傅雷这种至真至诚、有个性的知识人,在家书里与其儿子傅聪对艺术、人生的讨论非常深入。而曾国藩家书则充满了传统中国士大夫的智慧与经验。”

  其次,家书和子女精神成长的道路息息相关。

  傅雷与傅聪这对父子关系,曾一度出现紧张的局面。傅聪幼年会挨父亲揍,练琴屡屡被其呵斥。后来傅聪曾因认为贝多芬《第十小提琴奏鸣曲》要比傅雷肯定的第九首《“克勒策”奏鸣曲》重要,被父亲斥责太过狂妄,于是傅聪离家出走。这种成长过程中的剑拔弩张,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消减。后人透过傅雷家书,读出了流淌在严父家学里的涓涓温情,傅雷对儿子艺术追求、为人态度、生活琐事的叮嘱无微不至。

  唐小兵表示,正如林同奇在《林氏家风》一文里所言,在科举制度废除后的现代社会。读书与做人就分离甚至分裂了,怎么做人,似乎成为学校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但事实上中国的家风、家书、家训是一种很好的传承家庭文化的方式。

  “它有时候会有一点权威主义的特征,但其对精神、伦理和自我的讨论,其实有助于在一个亲密共同体里来滋养青年一代的心智与自我。学校里意识形态的道德教育往往是反德性的,培养的很可能是钱理群先生所批评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不过给自己涂上了一层崇高的油彩。但中国的家书传统就不会这样,它是子女成长的枕边书,是精神长成的陪伴读物。比如钱基博写给儿子钱钟书的那些家书,也堪称经典。”

  作为陪伴孩子精神成长的枕边书,“名父”家书在纸笔里倾注全部心血,读书和育人观念融为一体。曾国藩对儿子谈论读书写字,要求他们稳重钻研且灵动思索,虽忠于古书原典,但杜绝死记硬背。可知他对经典的定义是经典让个人生命活化,变身体里的内在养分,达到养生之效。而不是视作僵硬的求取功名敲门砖。路鹏程常向研究生推荐曾国藩家书,不仅要关注治学心得,亦得学习为人处世、敬业乐群、道德砥砺、人格完善等理念。

  唐小兵尤为喜爱《沈从文家书(1966~1976)》,在读沈从文在文革十年写的家书甚是感动,因为沈从文以一种亲切自然的语言,传导着他饱经20世纪沧桑后的人生感悟与生命体验。“不是灌输,不是压制,更没有那时代流行的意识形态话语和说教思维”。

  唐小兵曾在《沈从文政治灰霾中的文化情怀》一文中,引用沈从文给其儿子沈虎雏的家书:“作个‘书呆子’比作个‘混日子’的人显然是不同的。前者或许会因对国家有个理想,受事实挫折而十分痛苦,但比一个‘混日子的人’生命有分量,则极显明。既不宜在‘承认现实’中消极,还宜为‘爱国家’而作一切努力。”在唐小兵看来,这封家书表现沈从文理想主义情怀的两种面相——“既有坚持个人生命价值的本真性的执拗,也有家国情怀的九死不悔,正是这种个人主义与国家意识的两种精神底色的交融”。

  另外,这些名人家书在现代传播,具有深远的社会学意义。当下,家书受到公众空前热捧,似乎折射出中国人望子成龙、注重教育的心态,急切渴望从人中龙凤汲取成功经验。

  唐小兵指出,名人家书方兴未艾,充分说明“现代社会的人在道德上的自我探索、焦虑和精神饥渴”。一方面,可以说明如今家长希望通过借鉴、引入名人家书,造就子女良好的德性和人格。但他也提醒,另一方面,“名人家书热”也可能是一种成功学的主流意识形态引导下的产物。“如果有人是把阅读名人家书当做阅读成功学的武林秘籍,则阅读家书的热潮与家书本来应该传递的德性传统是背道而驰的。”(沈杰群)

原标题:家书抵万金:曾国藩傅雷之后我们还读谁

【声明】①艺述中国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②凡艺述中国的原创文章,转载时请 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艺述中国“,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或将追究责任;③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艺述中国网的价值判断。④如涉侵权稿件,请立即与艺述中国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资讯

  • 张福铭书画作品展在东莞市开明美术馆开幕 百余
  • “巾帼翰墨写好心”——茂名市首届女子书画作
  • 国博展讯 |“山河锦绣——李书成绘画作品展”在
  • 刘海生:写在电视栏目《逐梦》开播前
  • 致敬建国70周年系列微纪录片《逐梦》在广州启动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国书协第七届理事作品
  • 坚守真善——许兰武书法作品在广州展出
  • 著名书画家张福铭应邀担任全域影视传媒艺术顾
  • 反艺术的艺术到底是什么样的艺术
  • 在国际上当代玉雕并未成为中国品牌
  • 大卫·洛克菲勒: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缔造者
  • 张家界市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促进会
  • 罗森泰尔被任命为马丁-格罗皮乌斯博物馆馆长
  • 古董苹果电脑拍卖价可买北京一套房
  • 毕加索所雇电工被控窃匿271幅大师画作获两年缓
  • 美媒看曾梵志:缘何在国际艺术界长盛不衰
  • 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 带你走进“世界设计之都”丹麦博物馆梦幻又现
  • 劳伦斯·阿布·哈姆丹获得2016年白南准艺术奖
  • 1000万英镑英国宝级名画将拍卖 中国买家被寄厚望
  • 24件中国珍稀文物亮相伦敦
  • 英媒:中国木雕中发现明朝纸币 估值超30万元
  • 带你走进“世界设计之都” 丹麦博物馆梦幻又现
  • 在狱中的王尔德:英国瑞丁监狱成为艺术舞台
  • 名人效应下的艺术品天价拍卖:谁在充当幕后推
  • 哪些艺术家作品将是未来拍卖会主角
  • 让博物馆文化融入城市心灵
  • 众筹风潮席卷红木家具行业是利是害
  • 哪些艺术家的作品将是未来拍卖会的主角
  • 博物馆搞文创莫太重近利
  • 城市雕塑不是少数人的孤芳自赏
  • 吹牛的书画家:开宗立派分秒搞定
  • 抽象艺术是中情局背书的一场运动?
  • 文化自信从何而来 ——以中国当代美术为例
  • 郑工:油画写意——风格、形态或精神
  • 薛永年:写生与新传统
  • 军旅·行旅 孙立新油画展
  • 江苏名家晋京展:冯健亲油画回顾展
  • 和而不同:傅文俊数绘摄影展
  • “心之骛:王新妹的自然观”摄影作品展
  • 花开敦煌——常沙娜艺术研究与应用展
  • 走向现代——张立国绘画艺术回顾展
  • 萧平书画作品展将在岭南画派纪念馆开幕
  • 水墨心境——河南省优秀中青年中国画学术展将
  • 炉火正红——王建中艺术作品展
  • 朝圣•敦煌——甘肃画院美术创作工程:甘肃画
  • 行者无疆——杜滋龄中国画作品展
  • 推门境界——郝平版画作品展
  • 图文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艺述中国
    获取中国文化艺术精彩内容
    • 军旅·行旅 孙立新油画展
    • 江苏名家晋京展:冯健亲油画回顾展
    • 和而不同:傅文俊数绘摄影展
    • “心之骛:王新妹的自然观”摄影作品展
    • 花开敦煌——常沙娜艺术研究与应用展
    • 1
    • 2
    • 3
    • 4
    • 5





    投诉/建议:
    通过E-mail将您的想法和建议发给我们
    稿件投诉:ichnart@163.com
    版权建议:tvscn@vip.163.com
    联系我们:
    艺述中国热线:13924039921
    官方客服QQ:351825039
    微信公众号:ichnart
    Copyright©2016 ichnart.com,All Rights Reserved 艺述中国 |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23804号-2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