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找寻文化创意 从博物馆出发 在创新成为主流的时代,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掀起一股风潮,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发的朝珠耳机、皇帝折扇、顶戴花翎官帽伞,台北故宫博物院“朕知道了”胶带纸、翠玉白菜伞……这些文创产品备受年轻人热捧。
河南博物院文化创意作品 本报资料图片 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而“文化创意”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11月28日,由省文化厅主办,河南博物院承办的“中原文化创意产业论坛”在郑州举行,台北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周功鑫与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以“文化创意”为题展开对话,深入探讨了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文化资源与创意设计如何结合等问题。 博物馆是文化创意的源头活水 博物馆典藏、陈列了各个历史年代的文物,云集了数千年人类文明的无形智慧,是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如何从这些文化文物资源中找寻“文化创意”?周功鑫说,博物馆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源头活水,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创风生水起,正是建立在对馆内世界顶级中华文化艺术典藏的深度发掘基础上的,70多万件文物经由创意转化为产业。 河南作为文化大省,文物家底十分丰厚。目前,我省拥有综合、遗址、专题等各类独具特色的博物馆288座。近年来,我省许多博物馆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文物类创意产品开发,涌现了琳琅满目的创意产品,让沉睡的文物“活”了起来。如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历史教室与华夏古乐系列教育互动项目、以“妇好鸮尊”为原型的“鸮傲江湖”系列产品,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古代雕版印刷体验项目、甲骨文十二生肖手绘T恤等,深受观众喜爱。 博物馆是什么?田凯说,除了是古代文物的殿堂,同时又是启发人们创新的灵地。所谓灵地,就是不要把过去的文物看成是死的文物,它们是带有创意和创新的文物,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不同面貌。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文物资料,一定要利用好这些文化创意的“鲜活素材”。 文化创意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2013年创建的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如今已成为我省文化创意产业新名片,成功引进华强方特、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华特迪士尼等一批文化创意项目。 为什么到了今天我们会这么强烈地关注“文化创意”?田凯认为,是信息化的到来导致了产业、行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可供选择的面宽了。所以,大家拼命地想要生产出能抓人眼球的产品。 在许多人看来,买东西不仅是物质需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选择。而文化选择的背后是人的思想、观念、美学、美感,这就涉及技术、工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但现实问题是,人们的创新越来越枯竭,怎么办?“从博物馆几千年中华文明里找寻创意,这是非常有效的办法。”田凯说。 周功鑫则从衣食住行说起,并以每天穿的“衣服”为例阐述了“文化创意”。产业一直都存在,关键在于提升,那么就要融入文化、创意。比如我们每天穿的衣服,首先要从布料入手,从传统文化上找相关元素,比如颜色、形状、纹饰等,可以透过先人的设计创意,融入“历史故事”,转化成我们的设计。 而在河南百汇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副总经理庄海文看来,未来几年,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将会迎来持续快速发展时期。刚成立两年的河南百汇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已经吸引了100多家包括腾讯智慧社区在内的知名文创企业和创客企业入驻。 “文化创意”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今年5月,国家出台的《关于推进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文物单位发掘馆藏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在政策指引下,中国博物馆界或将涌现大批的创意产品。田凯坦言,如果每个博物馆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特点,最后会造成同质品的挤压,可能会出现博物馆危机。他表示,要搞好文化创意产业,首先要创意好博物馆。 “文化创意产业在这个时代提出,让我们看到了各个国家对文化本身的看重。”周功鑫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条路,是文化本身的觉醒。她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影响大家对文化意识的提升,推动文化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在不断提升人们未来生活品质的同时,又传播了文化。其实,在周功鑫看来,文创产品卖到多少亿不是关键,最终是为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延伸,因为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才是博物馆的灵魂。而博物馆研发的文创产品,则是教育功能的延伸。 原标题:找寻文化创意 从博物馆出发 |
艺术家推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