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 艺述中国 中国文化艺术 中国艺术 中国文化
主页 > 资讯 > 滚动 > 正文

油画故事:《良友》画报中的洋画家群像

艺述中国 www.ichnart.com  时间: 2017-03-17 15:41  来源: 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  作者: 丁玉华

您已经浏览完所有图片

  丁玉华

  《良友》画报从1926年2月创刊到1945年10月停刊,虽然内容包罗万象,五花八门,但主要商业方向还是艺术与娱乐。整整20年,《良友》同民国美术界一起经历了洋画运动的兴衰、木刻运动的兴起、传统国画向现代国画的渐变。

  《良友》画报由创刊直至第四期都是伍联德自己主编的,但他不满足于只出版一个画报,为了腾出手来从事其它出版的计划,从第五期起伍联德便邀请了当时《申报》副刊“自由谈”的主编及早年《礼拜六》杂志的台柱周瘦鹃担任《良友》主编。但事与愿违,由于周不精通图片的组织、选用和编排,导致绝大多数的编辑任务还是落在伍联德的身上,加之以周为中心鸳鸯蝴蝶派旧友的文章刊登后遭到《良友》读者的反对,周只主持了七期《良友》,便由当时才年仅21岁的梁得所接任《良友》主编,此时离梁正式踏入《良友》的大门还不到3个月。不过梁得所需要学周瘦鹃的地方不多,当他挑起主编的重担以后。“不要说他年轻,不要说他没有经验,他却有的是革新思想”。梁改革的方向是让《良友》陡然成为海派画报,而不是让它由“鸳蝴”自然演变为海派。这是因为自20世纪下半叶中国新文学由北平转到了上海,富有现代特质的海派文化渐渐发展成为上海都市文化的主流。而近代出版业的基础和土壤就是由都市蘖生出来并成长起来的市民阶层,他们中店员职员人数较多,相对知识程度较高,有着对新知识的明显需求和对新都市社会方式的热切向往。所以,《良友》要锁定的读者群就会不是20年代末读鸳鸯蝴蝶小说的老市民(比如鲁迅的妈妈鲁瑞老太太不读儿子的新文艺,而只读鸳蝴体小说),而是读新感觉派“穆时英风”文字的新市民。

油画故事:《良友》画报中的洋画家群像
《良友》画报第71期的“秋之画展”专栏推荐庞薰琹个展,并发表展览作品 左为《西班牙舞》,右为《画师中》。

  这批新市民包括城市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他们被大上海象征西方现代文明的物质设施所包围,在他们看来西洋画和汽车、电灯、无线电收音机、洋房、香水、高跟鞋、美容厅、回力球馆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提升他们现代性生活的一个物质元素,对于绘画不是以画质来判断,而只是作为“客厅艺术”的他们,西洋画代表的是一种摩登,是一种“现代性”。而留洋归来的画家们也就自然被受瞩目。于是,我们很容易在《良友》画报介绍洋画家的专栏里找到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那些画家不是刚留洋归来就是即将留欧留美留日去了,就好像《围城》里方鸿渐的岳父一定要把方留洋得的博士在报纸上发表是当时的一种时髦,我们的洋画家们也主动或被动地加入了这种时髦的行列。无论是徐悲鸿、司徒乔、陈抱一、丁衍庸还是庞薰琹《良友》对他们的介绍一定会用“留洋”两字,因为画报的编者知道这个信息很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油画故事:《良友》画报中的洋画家群像
《良友画报》第45期封面上的关紫兰

  《良友》作为一份大众画报,增加艺术方面的报道固然提升了画报的文化格调可谓“商业的艺术化”,但是如何让大众接受艺术,那就是要讲求“文化的商业化”了。洋画家的作品也许难以让当时的人们理解和达成共识,但是洋画家的生活方式,穿着打扮却是人们可以津津乐道的话题。男画家们总是穿着西服、打着领结,女画家们烫着流行的发式,穿着巴黎流行的套装式样,脚踏高跟鞋,出入法租界的咖啡厅,还时不时举办美术沙龙,洋画家们显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用以反映“摩登”都市生活口味的一道风景线。《良友》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艺术和娱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正如《良友》画报第30期第1页上刊登的一张当时正留学日本的女画家关紫兰的侧面肖像照,照片很大,拍得十分地柔和。像片中的关紫兰短发微烫,化着淡妆,左手轻轻地搭在胸前,左手手腕上还带着一块小巧的女士手表。这张照片如果不看下面文字的介绍,很容易就会被误认为是沪上哪位时髦的电影明星。《良友》这么做,其一固然有主编和画家之间的友谊,其二也不可否认作为画家的关紫兰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又留过洋,办过画展,在她的身上读者可以看到作为中上层都会女性生活的新领域与新时尚,而这也反映了《良友》在满足都会需求上的不遗余力。同样,《良友》第17期上刊登的一张名为“中华艺大教授陈抱一君与丁衍镛君合影于江湾抱一画室”的照片也很让人回味。相片中的抱一画室墙上挂满了画作,画家陈抱一手持油画笔,站在一幅还未完成的油画作品前,而画家丁衍镛就坐在那张画作的旁边,两人举止神情都非常洋气。在当时陈家花园的“抱一画室”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啊。四周有护园渠环绕,花园里饲养着蒙古猛犬。来访的客人顺着放下的吊桥走进园内。而画家陈抱一就在画室的门口挂上“Studio art Class”牌子,洋气十足地在那里教画,与画家朋友畅谈艺术、人生。提倡现代性生活的《良友》刊登“抱一画室”的照片显然已敏锐地捕捉到了洋画家的生活方式绝对可以满足人们猎奇、求新的心理。

油画故事:《良友》画报中的洋画家群像
中华艺大教授陈抱一君与丁衍镛君合影于江湾抱一画室

  《良友》画报对画家介绍上的选择,固然有主编与画家之间的友谊,同时也不可不看到《良友》中洋画家之群像很是为了满足大众的都会需求,和以西方为参照的新时代、新生活、新文化的向往。这种带有市民社会、城市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浮于表面的对洋画运动的理解和追崇,也是洋画运动“昙花一现”的必然结果。就像陈家花园在炮火中一夜毁于灰烬而彻底改变了画家陈抱一的艺术事业的命运一样,伴随著民族资本本主义新起的洋画运动也必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失败而黯然离场。

  节选自丁玉华《漫谈<良友>画报中的民国美术界》,全文收录于《中国油画五百年》(第二卷)。

  来源: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

【声明】①艺述中国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②凡艺述中国的原创文章,转载时请 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艺述中国“,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或将追究责任;③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艺述中国网的价值判断。④如涉侵权稿件,请立即与艺述中国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资讯

  • 张福铭书画作品展在东莞市开明美术馆开幕 百余
  • “巾帼翰墨写好心”——茂名市首届女子书画作
  • 国博展讯 |“山河锦绣——李书成绘画作品展”在
  • 刘海生:写在电视栏目《逐梦》开播前
  • 致敬建国70周年系列微纪录片《逐梦》在广州启动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国书协第七届理事作品
  • 坚守真善——许兰武书法作品在广州展出
  • 著名书画家张福铭应邀担任全域影视传媒艺术顾
  • 反艺术的艺术到底是什么样的艺术
  • 在国际上当代玉雕并未成为中国品牌
  • 大卫·洛克菲勒: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缔造者
  • 张家界市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促进会
  • 罗森泰尔被任命为马丁-格罗皮乌斯博物馆馆长
  • 古董苹果电脑拍卖价可买北京一套房
  • 毕加索所雇电工被控窃匿271幅大师画作获两年缓
  • 美媒看曾梵志:缘何在国际艺术界长盛不衰
  • 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 带你走进“世界设计之都”丹麦博物馆梦幻又现
  • 劳伦斯·阿布·哈姆丹获得2016年白南准艺术奖
  • 1000万英镑英国宝级名画将拍卖 中国买家被寄厚望
  • 24件中国珍稀文物亮相伦敦
  • 英媒:中国木雕中发现明朝纸币 估值超30万元
  • 带你走进“世界设计之都” 丹麦博物馆梦幻又现
  • 在狱中的王尔德:英国瑞丁监狱成为艺术舞台
  • 名人效应下的艺术品天价拍卖:谁在充当幕后推
  • 哪些艺术家作品将是未来拍卖会主角
  • 让博物馆文化融入城市心灵
  • 众筹风潮席卷红木家具行业是利是害
  • 哪些艺术家的作品将是未来拍卖会的主角
  • 博物馆搞文创莫太重近利
  • 城市雕塑不是少数人的孤芳自赏
  • 吹牛的书画家:开宗立派分秒搞定
  • 抽象艺术是中情局背书的一场运动?
  • 文化自信从何而来 ——以中国当代美术为例
  • 郑工:油画写意——风格、形态或精神
  • 薛永年:写生与新传统
  • 军旅·行旅 孙立新油画展
  • 江苏名家晋京展:冯健亲油画回顾展
  • 和而不同:傅文俊数绘摄影展
  • “心之骛:王新妹的自然观”摄影作品展
  • 花开敦煌——常沙娜艺术研究与应用展
  • 走向现代——张立国绘画艺术回顾展
  • 萧平书画作品展将在岭南画派纪念馆开幕
  • 水墨心境——河南省优秀中青年中国画学术展将
  • 炉火正红——王建中艺术作品展
  • 朝圣•敦煌——甘肃画院美术创作工程:甘肃画
  • 行者无疆——杜滋龄中国画作品展
  • 推门境界——郝平版画作品展
  • 图文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艺述中国
    获取中国文化艺术精彩内容
    • 军旅·行旅 孙立新油画展
    • 江苏名家晋京展:冯健亲油画回顾展
    • 和而不同:傅文俊数绘摄影展
    • “心之骛:王新妹的自然观”摄影作品展
    • 花开敦煌——常沙娜艺术研究与应用展
    • 1
    • 2
    • 3
    • 4
    • 5





    投诉/建议:
    通过E-mail将您的想法和建议发给我们
    稿件投诉:ichnart@163.com
    版权建议:tvscn@vip.163.com
    联系我们:
    艺述中国热线:13924039921
    官方客服QQ:351825039
    微信公众号:ichnart
    Copyright©2016 ichnart.com,All Rights Reserved 艺述中国 |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23804号-2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