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物保护应该向社会资本敞开大门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文物修缮,今后将成为我国文保领域的常态。昨天,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透露,将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物保护修缮、展示利用等领域,制定文物保护规划及文物保护工程方案时,将听取公众意见。顾玉才还表示,以后能由政府购买服务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将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记者搜索发现,各地在吸引社会资本修缮文物方面,已探索出不同的方式。 2009年以来,安徽省黄山市就以政府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为引导,通过认租、认养、认购的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古建筑保护利用,先后筹措资金50亿元。 苏州也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法规和政策文件,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文物保护利用,通过以奖代补、转让使用权等方式,吸引社会投入数亿元资金,使文物保护状况、开放利用程度均得到明显改善。 故宫去年启动的养心殿“百岁大修”,也面向社会募捐了2.2亿元资金,项目资金今年7月20日全部到位。 而另一方面,全国目前只有四个正厅级的文物局,14个单独成立机构的副厅级文物局,还有13个加挂文物局牌子的文化厅内设机构。全国2853个县中单设文物局的更少,有近三分之一的县甚至没有文物保护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 关于这个话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社会文物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薛国芳做出了分析点评: 薛国芳:我觉得如果光靠政府财政来做这项工作,确实有很大的不足,因为我们国家在经济方面来讲还不是特别的富裕。从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上来讲,关于文物保护和修缮的比例还是有限的。最近,从大的方面来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要把我们祖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这就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分子都有一份责任。现在党中央提出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文物修缮这里头同样也有若干的机遇,它既是一种保护,同时也有一些经济的增长点。调动了这方面的资金,一方面能够补充国家财政的不足,同时也能在这个过程当中激发我们全民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情感。 我们现在也正在推出大量的文创产品。比如故宫里面有一些馆藏品是非常珍贵的,2014年在福建厦门开了一个博博会,故宫里拿出了一尊明代德化窑的《达摩渡江》的佛像。然后德化窑按照1:1的比例复制了9999个,当时有一部分就是社会资金投入的,投入进来以后,当地的窑厂也作为一种投入,然后产生的效益,故宫得一部分,投资者得一部分。德化窑方面就把一部分收益应用于德化窑的技艺传承和研发上去了,这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近期国家文物局也公开发出了一个号召,促进文物的依法合理利用,就是要使各地的馆藏品在开放的同时,也可以制作一些文创的衍生品,既吸纳资金,也让投资者有一定的回报。 此外,吸引社会资本修缮文物也可以带动经济增长,因为有一些大的文物景点的修复,它也涉及到建筑、装修等行业,谁投资进来的话,那么它承揽这方面的工程,它也会有它效益的回报。 但是,目前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瓶颈问题需要突破。比如,对文物保护项目的意义的认定,也就是这个项目值得不值得做。因为社会上有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某些文物的真伪问题,以及政府在政策配套的问题上还有一些弱项。比如现在国家号召办民营博物馆。那么从待遇上来讲,民营博物馆在某些方面还不能够平等的享受公办博物馆的待遇,比如土地的使用以及馆藏品的征集,这里面就存在一个对藏品真伪的认定问题。这也是一个目前非常突出的问题。我们体制内一些博物馆的专家,他确实是对社会上的藏品有一些认知的局限性,所以博物馆里面没有的东西,他一般的情况下都不太认可。所以,我们应该是从鼓励和调动社会积极性的方面来出发,逐步解决政府的政策配套问题以及对民间藏品的认知问题。因为对于这些文物,不管是官办的还是民办的,博物馆才是其最好的归宿。 原标题:文物保护应该向社会资本敞开大门 |
艺术家推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