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 艺述中国 中国文化艺术 中国艺术 中国文化
主页 > 收藏 > 正文

收藏越来越火 到底古玩的魅力在哪

艺述中国 www.ichnart.com  时间: 2016-10-18 17:00  来源: 华夏收藏网  作者: 未知

您已经浏览完所有图片

  原标题:古玩的魅力在哪里呢?

  古玩两字源于清代,在这之前称为“骨董”。所谓“骨”取肉腐而骨存之义,意思是保存过去之精华,所谓“董”,即知道、了解。“骨董”即明晓古人所遗之精华也。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物资水平和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涉足古玩集藏的人与日俱增。日前,笔者应邀参加了盛况空前的“第三届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26个文物商店、文物公司及17个文物监管市场参加了展示,800多个古玩艺术品展位组成了不同档次、不同风格流派的展销格局,其中“文革”收藏品、紫砂系列、明清家具、古旧地毯、古旧钟表等23个专题展区格外引人注目。据笔者观察,前来参观博览会的不仅有来自祖国东南西北的古玩爱好者,而且有不少海外的游客,许多观者在博览会上一泡就是一天,因而人气很旺。那么,古玩的魅力在哪里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魅力之一:中国的古玩博大精深。以瓷器为例,它的制作无论是选料、绘瓷、烧瓷都凝聚着先人们的智慧。如元代青花瓷,它成功创烧于景德镇窑,并奠定了景德镇为“瓷都”的地位,然而陶瓷界却有这样的说法,即“青花首推宣德之说”,原因是宣德青花以其胎工精细、釉汁匀净、造型工整、器型多样、青花浓艳、纹样优美而久负盛名。实际上,我国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已相当精湛。南京博物馆就藏有一件元代景德镇产的青花人物花卉梅瓶,它出土于明代宁昭靖王沐英墓中,后流失于民间,经研究发现,青花人物花卉梅瓶是元代景德镇产品,在制作中已使用了进口苏泥勃青料,发色苍翠,明艳浑厚,料色透人釉骨,加上高超的烧瓷技术,使得青花颜色鲜艳而又匀称,此作无疑堪称陶瓷史上青花瓷器的代表作。

  魅力之二:真真假假。在古玩市场上,大大小小、林林总总误假为真和误真为假的事说来不计其数。实际上,古玩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它好比一所大学,进去了但永远不会毕业,即使是行家、专家也难免有走眼的时候。因此,古玩的真赝问题,始终在挑战着买家的眼力,同时,也使得许多人对此望而却步。所以有人说,很多有识之士在商海搏击,事业有成,收入丰厚。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和胆识在高风险的行业中投资,却没有胆量在这个永远保值的古玩行中搏一下,此话一点不假。坦率地讲,如果古玩没有真赝问题,那么,它的魅力要大打折扣。近来,一些媒体就古玩打假一事,搞得沸沸扬扬。在打假问题上,笔者同原国家文物局长孙轶青老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即不赞成在古玩市场上打假,因为古玩市场真假并存,这有它的客观必然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另外,古玩要打假,市场上根本无法操作,要不然就会有打不完的官司、解决不完的纠纷。

  魅力之三:保值增值。古玩除了供人玩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保值增值。民国时期,有人曾花一块大洋买了成化斗彩杯,后来被卢吴公司以4千大洋卖到美国,按现在这个说法也就是三、四万元,可是,这个斗彩杯如今的身价已是几百万元了。从拍卖市场上看,笔者曾看过一则报道,伦敦艺术新闻报每年就陶瓷市场行情指标作出评鉴,这一指标是根据“集体评价”的方法建构的,也就是每一个指标是由1975年伦敦佳士得与苏富比实际卖出的壶、瓶、香炉、碗、杯、盘等二十件文物所组成,该组的每一件文物每年由拍卖会专家重新评估二次,再次重新评估的价格以当年每月平均的汇率换算成美元和1975年一千美元的基准作比较。从指标中可看出,中国陶瓷行情从1975年逐年攀升至1990年直追九千美元,成长约9倍。步入九十年代后,中国陶瓷在海内外典藏家追逐下扶摇直上,迭创新高,尤其在海外拍卖市场上,明清官窑瓷器,动辄数十万、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元。日前,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代嘉靖五彩五彩鱼藻纹盖罐(1992年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曾以2230万港元成交)以高达4404.47万港元拍出,可谓八年翻一番,同时刷新了官窑瓷器的最高纪录。所以古玩保值增值也是人们热衷于收藏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谁能凭自己的眼力,低价吃进,高价出击,那将是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事,可谓其乐无穷。

  魅力之四:体现身价。在平时生活中当人们得知你收藏古玩,便会觉得你这个人非常有品位;当人们得知你收藏了珍贵的古玩文物,那么,便会觉得你这个人很有身价,记得中国民间就古玩的价格有许多说法,如“家有钱财万贯,不如宋瓷一件”,“黄金有价,均窑无价”。因此,在市场上,很多大企业家、富翁往往不惜巨资收购古今中外的古玩文物。如英国的汉斯·斯尤、伯利尔,美国的古油大王纳尔逊、洛克菲勒,香港的徐展堂、张宗宪、陈建文,台湾的蔡万霖等,他们中有的人还建立了私人的博物馆。今天,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频频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出现,着实让人们感受到古玩的魅力和魔力。

【声明】①艺述中国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②凡艺述中国的原创文章,转载时请 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艺述中国“,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或将追究责任;③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艺述中国网的价值判断。④如涉侵权稿件,请立即与艺述中国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资讯

  • 凝聚正能量,共筑书法梦 茂名市书协召开2016年度
  • 三十组世界原著民族音乐乐队国庆登陆荔波董岛
  • “红荔飘香”广东茂名安徽淮南书画艺术研讨会
  • 为何普洱茶在收藏界会陷入“吸金”困境
  • 中国茶文化做客尼泊尔
  • 普洱茶:是饮品、藏品 还是理财工具
  • 贵州:黄平白保坡三月芦笙会又掀新亮点
  • 广东:连南瑶学会2017年代表大会在广东瑶族博物
  • 陕西探索特色文化产业扶贫之路
  • 蒲富民间石刻收藏馆开馆
  • 罗布泊发现汉晋时期古城 符合楼兰城特点
  • 成都博物馆 展出张献忠沉江银锭
  • 书法好不好 用墨很重要
  • 从绘画中看古人的体育运动
  • 齐白石徐悲鸿这些书画大师的成功离不开贵人
  • 沈从文:用宠辱不惊的心去考古
  • 张大千为买画 放弃北京王府住成都小院
  • 书画同源 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盛行
  • 艺术作品的雷同 是模仿还是抄袭
  • 展子虔《游春图》:不负春光不负卿
  • 徐坚白常说画油画不能有功利心 要热爱它
  • 工笔画家需回到写意精神上来
  • 范曾:艺术家要保持纯净初心 为市场奔走不必要
  • 南宋陈容画龙:脱巾濡墨不需笔
  • 企业收藏迎新使命:品牌建设与艺术要双赢
  • 新紫砂壶如何正确的开壶和泡养
  • 顶级珠宝收藏市场回暖?
  • 四川老放映员收藏1100件旧物 想建胶片电影博物馆
  • 收藏旧版图书潜力巨大
  • 老人收藏90年前红色纸钞 废品中淘到红军铜元
  • 收藏艺术品要有耐力
  • 收藏沉香的两大潜在收获
  • 传世孤品宣德青花斩获2.29亿 于香港苏富比春拍
  • 当代水墨画将成为艺术市场新宠 拍行巨头纷纷看
  • 连环画收藏有哪四个需注意的要点
  • 用价钱衡量艺术家 产生的误导真不小
  • 逐梦第一季20191208期丨冯敏怡的二胡梦
  • 逐梦20191208节目预告丨冯敏怡的二胡梦
  • 逐梦第一季02期丨张永涛:丹青妙笔尽绘家乡美
  • 逐梦节目预告丨走进当代实力书画名家张永涛的
  • 逐梦第一季01期丨蔡俊发:逐梦瑞山
  • 逐梦节目预告丨蔡俊发:逐梦瑞山
  • 非遗系列 | 龙舟制作技艺
  • 纪念乔布斯非同凡响苹果广告中英文翻译版
  • 寻古岭南行走进韶关系列活动
  • 全域影视传媒:中小企业视频制作领域的先行者
  • 全域影视传媒-做最有价值的视频内容服务商
  • 欧文·佩恩如何用摄影定义优雅
  • 南非野犀牛接近摄影师请求为自己按摩肚子
  • 美女与野兽主题婚礼摄影如童话般浪漫
  • 摄影收藏中的“科技”
  • 牛津大学刊登世界首批摄影作品 地点与现在无差
  • 爱尔兰摄影师拍到狮子兄妹嬉戏打斗画面
  • 加摄影师因宗教信仰拒为同性恋拍照惹争议
  • 中国·广州电影高峰论坛探讨电影发展新议题
  • 开罗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 埃中电影交流之窗正打
  • 综艺节目以"食"为主题 佳肴和情怀哪个更对观
  • 茂兰山谷国际音乐节在羊城广州召开新闻发布会
  • 春来梅州赏柚花 梅县区第6届柚花飘香旅游节开幕
  • 广东兴宁:径南百姓对家乡环境保护与乡村旅游
  • 美术也要算入中考成绩:通识教育还是应试教育
  • 艺术教育如何才能不跑偏
  • 艺术教育勿忘“隐性课堂”
  • 广东罗定兴起高空跳伞和自然生态观光旅游
  • 韶关曲江将于月底举办温泉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
  • 广东多措并举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 创新文明旅游宣传,传播文明旅游理念
  • 镇街看点之均安:生态配现代农业“后花园”可
  • 云门山度假区入选2017广东省高端旅游项目库
  • 董百川艺术简介
  • 廖静艺术简介
  • 冯占奎艺术简介
  • 洪潮艺术简介
  • 岭南隶书代表人物李伟
  • 著名画家杜滋龄
  • 著名雕塑家潘鹤
  • 著名画家林墉
  • 图文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艺述中国
    获取中国文化艺术精彩内容
    • 军旅·行旅 孙立新油画展
    • 江苏名家晋京展:冯健亲油画回顾展
    • 和而不同:傅文俊数绘摄影展
    • “心之骛:王新妹的自然观”摄影作品展
    • 花开敦煌——常沙娜艺术研究与应用展
    • 1
    • 2
    • 3
    • 4
    • 5





    投诉/建议:
    通过E-mail将您的想法和建议发给我们
    稿件投诉:ichnart@163.com
    版权建议:tvscn@vip.163.com
    联系我们:
    艺述中国热线:13924039921
    官方客服QQ:351825039
    微信公众号:ichnart
    Copyright©2016 ichnart.com,All Rights Reserved 艺述中国 |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23804号-2

    用微信扫一扫